全站搜索
注册 登录 授权
地  址:
电  话:
邮  箱:
文章正文
疫情观察 WHO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五大洲疫情应对政策更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8-08

  蓝狮注册

疫情观察 WHO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五大洲疫情应对政策更新

  2025年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根据WHO数据,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媒传播至人类的病毒性疾病,其命名源于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呈现的特征性屈曲(源自非洲东部Kimakonde语,意为“弯曲”)。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在美洲、非洲、亚洲和欧洲均有流行。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估计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及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此外,欧洲国家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并发现本土传播病例。截至7月16日,欧洲报告意大利1例和法国30例病例。法国均为本地感染,分布在12个地方行政地区,最大聚集性病例在普罗旺斯地区萨隆;意大利则报告了自2017年以来首例本地感染病例。WHO支持成员国研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培训人员、加强医疗保健系统,并扩大监测范围以追踪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

  7月30日获悉,日本国立健康危机管理研究机构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29周(7月13日至7月19日),日本全国共报告百日咳病例3908例,连续5周创单周新增病例数新高,今年累计病例数突破5万例。

  7月29日获悉,韩国疾控数据显示,2025年第29周(7月13日至7月19日),韩国报告新增456例结核病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10282例;报告新增313例猩红热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7461例;报告新增35例百日咳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5159例。

  7月28日获悉,新加坡卫生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29周(7月13日至7月19日),新加坡报告新增25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709例;报告新增8例弯曲杆菌病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312例;报告新增4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025年累计报告129例。

  7月30日获悉,柬埔寨卫生部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公告,确认发现一例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患者为一名居住在暹粒省的26岁男性。

  7月28日获悉,马来西亚卫生部数据显示,2025年7月27日,马来西亚报告新增96例登革热病例。2024年12月29日至2025年7月27日,该国累计报告3524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1例死亡。

  7月28日获悉,全球脊髓灰质炎网站数据显示,2025年7月16日至7月22日,也门报告新增22例Ⅱ型循环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2)病例。

  7月28日获悉,中国香港特区卫生防护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7月18日至7月24日,中国香港地区报告新增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病例分别具有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及泰国旅居史;2025年1月1日至7月24日,累计报告3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此外,2025年7月18日至7月24日,中国香港地区报告新增1例类鼻疽病例;2025年1月1日至7月24日,累计报告8例类鼻疽病例。

  7月29日获悉,中国香港特区卫生防护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7月20日至7月26日,中国香港地区报告新增5例军团菌病病例。2025年1月1日至7月26日,累计报告90例军团菌病病例。

  7月22日获悉,中国台湾地区疾病管制署数据显示,2025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中国台湾地区报告新增1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病例主要来自泰国(4例)、印度尼西亚(3例)和越南(3例)。2025年1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报告109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7月23日获悉,中国台湾地区疾病管制署数据显示,2025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中国台湾地区报告新增6例类鼻疽本土病例。2025年1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报告27例类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

  7月23日获悉,中国澳门特区卫生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21日,中国澳门地区报告1例从泰国输入的疟疾病例。2025年1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报告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

  7月31日获悉,英国伦敦卫生局(MLHU)发布信息显示,米德尔塞克斯-伦敦地区确诊的军团病病例数已增至70例,较前一周增加一例。总住院人数也增加了一例,达到64例,而当前住院人数保持在8例。迄今为止,已有2例死亡,18岁以下的个体中未报告病例。

  7月25日获悉,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5年7月24日,法国农业和粮食部向WOAH报告称,法国发生一起H5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疫情。

  7月30日获悉,截至7月29日,西尼罗病毒今年已在意大利造成7人死亡。拉齐奥大区和坎帕尼亚大区处于特别监控之中,当地城市与沿海地区已全面加强消毒和公共卫生监测措施。

  7月22日获悉,荷兰代尔夫特及Randstad地区(包括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等地),近日多名学生被检测出感染耐药性极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发卫生部门警惕。荷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GGD)已向各大高校及学生社团发出警告,尤其提醒参与团体活动的学生要格外注意防范。

  7月29日获悉,匈牙利国家公共卫生与药学中心宣布,匈牙利出现一种名为“Nimbus”的新冠病毒新变种。该病原体在废水中被检测到。据宣布,新变异株可能是6月至7月污水中测得的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浓度略有上升的原因。病毒在匈牙利持续低水平传播,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会出现更大规模的疫情。

  7月24日获悉,美国疾控数据显示,2025年截至7月22日,美国累计报告1319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3例死亡。

  7月29日获悉,美国纽约市卫⽣局发布预警,哈林区报告5例军团病病例,目前暂无死亡。

  7月26日获悉,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卫生局(TPH)警告,市中心一家餐馆有员工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在相关时期去过的顾客都有风险,提醒尽快打疫苗。

  7月29日获悉,WHO美洲区域办事处数据显示,2025年6月29日至7月19日,巴西报告新增1163例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2025年1月1日至7月19日,该国累计报告17542例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其中1241例确诊。

  7月23日获悉,冈比亚卫生部22日发表声明,称该国发现一例猴痘确诊病例,并宣布猴痘疫情在该国暴发。

  7月30日获悉,几内亚国家卫生安全局(ANSS)于29日发布最新疫情公报,猴痘(Mpox)疫情呈现明显反弹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报告381例确诊病例,其中仅在过去一周内就新增近百例,引发卫生部门高度警惕。

  7月25日获悉,全球脊髓灰质炎网站数据显示,2025年7月16日至7月22日,喀麦隆报告新增1例Ⅲ型循环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3)病例。

  7月29日获悉,莫桑比克卫生当局最新数据显示,该国猴痘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7月26日,莫桑比克猴痘阳性病例数从7月11日的13例增加至17例,所有确诊患者均集中在尼亚萨省并处于隔离状态。

  7月23日获悉,苏丹卫生部22日发表声明说,自该国2024年7月暴发新一轮霍乱疫情以来,累计霍乱感染病例达91034例,其中死亡病例2302例。疫情已蔓延至17个州的116个地区。

  7月25日获悉,全球脊髓灰质炎网站数据显示,2025年7月16日至7月22日,安哥拉报告新增1例Ⅱ型循环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2)病例。

  7月26日,刚果(布)卫生和人口部长宣布,该国布拉柴维尔省发生霍乱疫情,已确诊2例霍乱病例。

  7月28日获悉,WHO数据显示,2025年6月9日至7月20日,刚果(金)报告新增109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3例死亡。2025年1月1日至7月20日,该国累计报告13927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42例死亡。

  7月28日获悉,WHO数据显示,2025年6月9日至7月20日,乌干达报告新增774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2例死亡。2025年1月1日至7月20日,该国累计报告6162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33例死亡。

  7月20日获悉,澳大利亚昆士兰卫生部门确认,在位于布里斯班(Brisbane)以南的洛根医院(Logan Hospital)发现一名感染Clade 1型(第一型)猴痘(mpox)病毒的患者,这是澳大利亚境内确诊的第2例此种更易引起严重症状的新型毒株。患者在中非地区感染后返回澳大利亚,医生表示目前状况良好,暂无健康顾虑。

  企业派驻员工赴霍乱疫情流行地区出差,应该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霍乱可以通过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个人卫生、使用疫苗等方式进行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在饮食方面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将生熟食物放在一起,不喝卫生检测不达标的生水,保持好厨房内外卫生,经常对餐具进行消毒等。

  (2)注意个人卫生:在生活方面,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对室内的苍蝇、蚊虫等传播媒介进行消杀,接触感染患者的东西后要及时对自身进行消毒。

  (3)使用疫苗:可以提前使用疫苗对霍乱进行预防,提前接种疫苗可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减轻患者症状等。

  企业员工赴猴痘疫情流行地区出差,为预防猴痘,建议归国人员在入境21天内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过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和暴露史,应主动联系当地医疗及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报告医务人员或者前往正规医院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

  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动物的血和肉),相关食物食用前必须彻底煮熟。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用生活用品,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做好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

  企业近期计划出国人员,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的猴痘疫情,尽早了解猴痘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驻外企业员工如果去登革热流行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登革热:(1)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需注意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做好室内灭蚊措施;(3)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性;(4)返回本地后,如果两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企业派遣员工前往病媒生物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利什曼病等)发生的国家和地区,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在驻地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要注意室内灭蚊。

  (2)员工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可能感染的疾病;返回本地后,如果出现疾病的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企业派遣员工前往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百日咳、结核、麻疹等)发生的国家和地区,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自己的口鼻和下巴。戴口罩之前、摘口罩前后以及每当触碰口罩之后都要清洁双手。摘下口罩后,将其保存在干净的塑料袋中。如果是织物口罩,每天清洗;如果是医用口罩,则将其扔进垃圾桶。不要使用带阀门的口罩。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或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双手,这样可以清除手上可能存在的细菌,包括病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弯曲的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然后立即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封闭垃圾桶,并洗手。经常清洁和消毒表面,特别是那些经常接触的地方,如门把手、水龙头和电话屏幕。

  企业派遣员工前往消化道传染病(肝炎、阿米巴痢疾等)流行的国家或者地区,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做到“三管一灭”,即管好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蟑螂等病媒昆虫。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讲究卫生,养成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生冷不洁的蔬菜瓜果和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剩菜剩饭煮沸消毒后食用,砧板刀具生熟分开使用,保持餐具的卫生,提倡分餐制。

  (3)身体出现不适及可疑症状要注意隔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2 星亿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