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注册 登录 授权
地  址:
电  话:
邮  箱:
文章正文
人人都爱大熊猫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4-10-18

  蓝狮注册

人人都爱大熊猫

  《中国宝贝大熊猫》,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你知道大熊猫本叫猫熊吗?为什么大熊猫会有六根手指?刚出生时比一根钢笔还要短的大熊猫是如何长成后来的体态丰盈?在新近出版的《中国宝贝大熊猫》,这些疑惑将一一得到解答。

  四川卧龙是大熊猫的故乡,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受到中外各界高度关注,来自国内外的志愿者和游客络绎不绝。5年前,中国和平出版社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为广大熊猫迷们奉上了这本集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与收藏性于一身的精美画册。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孑遗物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濒危、最珍稀的物种之一,被誉为动物活化石和中国国宝。”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胡锦矗首先确立了大熊猫在生物种群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作为《中国宝贝大熊猫》的编者之一,庞旸用“四性”系统性、完整性、趣味性、新颖性总结此书在内容上的特点。本书先从大熊猫的进化史入手,介绍这位从远古走来的“活化石”,接着讲述大熊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大熊猫的婚恋与繁殖、邻居和朋友,《中国宝贝大熊猫》也都作了详细介绍,可以说是关于大熊猫的一本小百科全书。

  保护大熊猫和它的栖息地,可以使与大熊猫共生的整个野生群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大熊猫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

  《中国宝贝大熊猫》另一项新颖之处是此书收入大约300幅精美的大熊猫照片,有大熊猫妈妈舔舐宝宝的母子情深照;也有野外大熊猫慵懒地靠在树上,半吐舌头的“萌”照;还有大熊猫大嚼竹笋的贪婪进食照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随着书页的翻动也活灵活现起来。庞旸介绍照片的来源:“一部分来自卧龙的大熊猫保护、科研人员。他们长期与大熊猫朝夕相处,在工作中随时随地用相机记录下大熊猫生动可爱的形象,这是专业摄影家都无法替代的。”

  还有一部分照片来自摄影家,庞旸提到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国际知名的环境摄影家冯文真:“为了拍大熊猫,她在卧龙整整待了两年。”还有著名大熊猫专家胡锦矗、雍严格、黄万波以及北京大学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北京动物园等,都从各自的角度为本书提供了珍贵的照片。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也颇为波折,应称其为“五年磨一剑”磨出的精品。早在2007年,中国和平出版社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签订了合作出版协议。

  2008年5月12日下午,庞旸对那一天记忆犹新。当庞旸拿着已完成的初稿与一位加拿大的翻译学者在翻译合同上签字时,地震发生了

  庞旸辗转与卧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卧龙位于震中,损失很大,基础设施全部被毁。卧龙的工作人员全力抢救,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与熊猫的安全,但出书的事也随之搁置下来了。

  卧龙的救灾、重建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面临的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于是,把这本书编得更好,成为出版人对卧龙重建可以作、应该作的贡献。在对原有内容和形式进行修改完善的同时,此书编者还加进了地震中、地震后的大熊猫,以及保护区重建等新的内容。

  重提出版是在2010年夏天,地震后,卧龙大熊猫都被“寄养”在碧峰峡和其他地方。卧龙的重建工程在紧张进行,往返卧龙的途中常会遇到滚石、泥石流,既艰难又十分危险。中国和平出版社决定将出书的时间再推迟,待重建工程基本完成、“熊猫回家”的时候,再将此书作为对历经灾难的卧龙的献礼。

  胡锦矗认为《中国宝贝大熊猫》一书的出版虽历经坎坷,但终于与读者见面,正如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的重建,“终于把一个更大更美更先进的新卧龙还给了祖国人民,而《中国宝贝大熊猫》也恰如新卧龙一样,浴火重生!”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2 摩根注册